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就曾对在浙江开辟抗日根据地作出过多次重要指示。新中国建立后,他又十几次对有关浙江的问题作重要批示和指导;他关心着浙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群众的生产、生活,至少10次亲临浙江,他结合调研并利用开会、休养的间隙,深入学校、部队、海防前线等基层;他还先后邀请过16个国家的重要外宾到杭州参观访问,充分展示了一代伟人的钱塘情怀。
刘少奇对于人民群众总是满腔热情,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的方便问题,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利益幸福为重。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6年以来,刘少奇出去视察的次数特别多,差不多一年当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下到基层去考察研究。每次外出,行前他总是找身边工作人员谈一次话,除了告诉他们准备去的地方、去的目的任务和去后要找什么人调查等事情外,就是嘱咐他们到外面不准向人家提要求、接受礼物,还特别强调不要让人家接送。他说:“地方上的同志都很忙,不要让人家到车站接送;在那里的活动,一切都听人家的安排。”
1958 年11月,刘少奇到舟山视察,特意到驻螺门的“许昌连”看望官兵。他仔细参观了墙报和黑板上的“战士园地”后,充分肯定了连队浓郁的政治气氛,同时嘱咐驻军领导,既要抓好部队的政治思想教育,也要帮助官兵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让大家吃得好,睡得好,安排好文体活动,把岛上部队的文化生活搞得丰富多彩,使战士的生活不枯燥,确保连队官兵安心长期守岛。在“许昌连”施工现场,刘少奇不顾劝阻,戴上安全帽,走进了正在施工的坑道。他一边观看战士们的“手拉滑锤”作业操作,一边说:“部队要守卫海岛、以岛为家,就必须紧紧依靠群众。部队不但要把自己的工事修好,而且也要把人民群众战时需要的工事修好。”
离开部队施工工地,车队途经“沈蝉”公路时,要开过一座年久失修且已不牢固木桥“茅洋桥”,警卫人员为安全起见要求首长下车徒步过桥。刘少奇走到桥边,仔细察看后对时任舟山地委代书记王裕民说:“这一带是舟山军事布防的重要区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有战事,调兵遣将都需经过此桥,应把木桥改掉,修筑一座牢固的钢筋水泥战备桥。” 1959 年上半年,一座新的花岗岩基石、钢筋水泥路面的新型拱型“战备桥”——茅洋桥建成。
在返回宁波驶过蚂蚁岛附近海域时,王裕民等同志站在甲板上向刘少奇介绍了蚂蚁岛乡和蚂蚁岛渔民的近洋张网作业情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蚂蚁岛乡,是全国渔业战线的一面红旗。1958年9月,蚂蚁岛建立起全国渔区第一个人民公社——蚂蚁岛人民公社,成为全国渔村艰苦创业的典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和肯定。
听了王裕民的介绍后,刘少奇来了兴趣,马上在舰艇会客厅内会见了一起上舰的蚂蚁岛人民公社党委书记陈阿毛、社长陆渭川。当听到陈阿毛汇报蚂蚁岛渔民群众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起来自力更生、互帮互助、艰苦创业,开展生产自救,从渔业生产互助组到渔业生产合作社,人民收入逐步提高时,刘少奇不时地点头赞许,其间还提了几个问题,“你们那里吃水困不困难?有没有水稻田?”陈阿毛回答:“如果只是2个月不下雨吃水问题还不大,若是超过2个月就要到外面去装水了。蚂蚁岛上只有旱地,没有水稻田。”刘少奇听了他们的介绍后,对舟山地委的领导明确提出,要重视水利工作,多修一些水库,解决好全岛百姓的用水问题,并且反复要求舟山军地负责人“要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