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字图书馆>>资源>>新书推荐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
发布部门:丁捷 日期:2016-05-04 文章来源:图书馆 浏览次数: 字号:[ ]

51iIdDen-YL._SX350_BO1,204,203,200_.jpg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深厚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和深邃的治国理政智慧。

    为便于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和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中央GJJG工委、文化部、社科院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讲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宗教、文学等诸多方面,作者均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如李学勤、汤一介、任继愈、孟宪实、梁衡、张国刚、熊召政、商传、杨天石、范曾、楼宇烈、唐浩明等。他们运用通俗的语言和敏锐的洞擦力,以缜密的逻辑,驰骋于历史与现实之间,让传统文化映照社会现实。

    如何秉烛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之光?如何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有效对接?如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留住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魂”?这是新时期实现治国理政方略、提高治国理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战略问题。

    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需要,汇集了讲座中的精彩演讲,梳理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方面的成功经验,深刻挖掘了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包括历朝历代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边疆的治理,也包括历史经典中记录和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智慧,蕴含着宝贵的治国理政财富,通过传习和诵读,有利于增强广大党员干部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的治国理政养分,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编辑推荐】

    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名人推荐】

    21世纪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实现和平共处,也就是要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而大之就是要解决好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我想孔子的仁学和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可以为这方面提供某些积极的有价值的资源。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汤一介

    这么一个大国怎么实行有效统治?从政治上看,要有理论指导才行,就是秦始皇开始已经采纳了“孝”“忠”,忠君,孝父母,用这个观念统治全国,统一思想。因为这么大块地方,要直接管理很难,必须统一思想才行。

               ——原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

    《岳阳楼记》产生于我国封建社会成熟期的宋代,作者又生于忧患、成于忧患,倾其一生来解读这个“忧”字。他的忧有三点:第一是忧民,实际上是解决一个干群关系,为官怎么理解老百姓,怎么为老百姓办事。第二是忧君,实际上是解决一个上下级的关系,因为在封建社会,君是最高的,代表着国家。第三是忧政,就是政治上的建树。

                 ——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梁衡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下一篇: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重读毛泽东《实践论》
 
  最新更新
 
主办单位:中共湖州市委党校 联系电话:0572-2359086 浙ICP备11028846号-1
技术支持:南京博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